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

法住智與十二緣起法則(1)…雜阿含經實修法要

◎法住智與十二緣起法則(1)…fb阿含正法印社團'…… (一)法住智與十二緣起法則::: 在佛陀的教導裡,若要證得心慧解脫,必須先知法住而有法住智,後知涅槃而有涅槃智。什麼是先知法住?法住就是法住法位,法爾如是,法性自爾,法爾如其實,尤其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所證悟的大自然緣起法,與滅苦解脫的十二緣起法,要先真實瞭解此一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則,然後知法,見法,入於法而住於法,令此心常與法相應,如是生起法住智,一切滅苦解脫有關的智慧。欲令此心常與法相應,在瞭解本來如是、永遠如是的緣起法則外,另當常時憶念佛、法、僧、聖戒、施、天等六事,於此六淨相生起歡喜心,種下初發菩提心的信根,如是方能常時心法相應。。。 了知此緣起法則,即建立起佛陀所知所見的第一正見,此是八正道破無明的正見。所謂自然緣起法則,即「此有故彼有,此無故彼無;此生故彼生,此滅故彼滅」的法則,換句話說,有這種事境現象,故有那種事境現象,一旦這種事境現象的因緣具足,那種事境現象自然現起,反之則不生起、滅去消散,即所謂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的法則。佛陀以此法則再體悟到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事實,證悟了十二緣起法,所謂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病死等緣支,依此順序而相依相緣,說明人生苦集成的道跡,與苦滅去的道跡的修持,此即因緣集滅法。如是於日常生活中,如實知如實見無常生滅法,如實正觀因緣集滅法,於此一切行事中知法,見法,入法,住於法,乃逐漸生起法住智。(有緣支是業有義,即下期輪迴之當來有種子義)。。。 (二)整個十二緣起說明此一心行的運轉如下:: 因無明有了此期的生命,有了錯誤的生命觀念,故才會有邪見錯誤的身口意的行為經驗,此身口意的經驗包括情緒經驗、意識經驗、評估認知的意識經驗、行為表達經驗等,故才會有這些經驗的學習認識的知覺作用,包括六識身的初期知覺作用到多層次的知覺綜合作用,才會建立起對身體的認知,情緒反應的模式,推想判斷分析決意的能力,以及信念的意志等塑造每個人內在性格,性情的傾向與慾望的需求,這些名色的慾望與需求開始計我,形塑自我目的之偏見,因此有了六根增長,往來世間諸行,向外攀緣,六入處的根塵識和合成觸,在六入處接觸到六塵境的瞬間,在即時啟動的選擇性的注意和型態辨認作用下,一種當下直接感覺現實狀況的能力,觸發的一種心理的感覺,此一心裡的感覺有三種常見的反應:: 。1.過去情緒經驗的反應!(受受蘊); 。2.直覺本能的習性行為反應!(行受蘊); 。3.自我主觀的想法的反應!(想受蘊); 故有了苦而不舒暢的情緒感受,或快樂歡喜的情緒感受,或不苦 不樂平靜的感受!有了情緒上的感受,才會引起愛憎好惡苦樂的 渴愛欲貪,有渴愛的欲求,就會想盡辦法去求取爭取執取,直到 擁有,佔有它,於是心就在種種欲求中,累積了諸善惡行,執著 對生命存在有我的愛欲,種下了下一期生命輪迴的因子,生命的 輪迴由生開始,因此有了生老病死的苦,以及求不得苦,怨憎會 苦,恩愛別離苦,五陰熾盛苦,長夜輪迴苦!!! 如是瞭解十二緣起法,必須瞭解此集滅因緣法,令吾人了知苦 煩惱是如何生起,又如何現觀令其滅除,指出緣起法則的本然如 此的事實,此有故彼有、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則,是以色有故色 事起,無常故苦,苦有故是事起,於五陰色受想行識繫著有我計 我,故使眾生陷入為無明所蓋,愛繫其首,不能超越憂悲惱苦, 此皆由於觸受愛取有的苦集滅道跡不如實知之故。 (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